由創作經驗談文化內涵與石雕藝術
創作自述1997/06/01
壹、石頭是宇宙大化的產物,是大自然生命的記錄與雕刻
  石頭是宇宙經由爆炸爆縮無中生有,大者為星群,小者為太空塵埃、隕石,更小以至石林、石塊與瓦礫,其中富含金木水火土的成份與變化,是滋養萬物生命的物質。石頭因環境與氣候不同,而展現宇宙妙化變幻無窮的造型,是造物者最初的雕塑作品、最基本的生命元素,也是人類最原始的雕塑材料。從石頭的質地和造型可瞭解當地的歷史演變、生活環境和社會文化。

  台灣地處大陸板塊和菲律賓板塊交接,海洋寒暖流交會,物產資源豐富,深海部份受兩板塊擠壓形成中央山脈,因此其高海拔之端,遍佈許多古生物的化石和形貌材質殊勝的奇石,石頭的紋理和質地變化無窮,尤其台灣東部花蓮太魯閣山川壯美彷彿鬼斧神工的地理形勢,實為「寶島」地理環境和歷史演進的最佳見證。

  中國人對石頭的發現與欣賞已有數千年的歷史,從「舜之居於深山之中、與大石居之」崇尚自然的化育,到北宋米元章獨創品評石頭以「瘦、縐、透、秀」為尊,雅石或置於書齋案頭、或佈於園林庭園,都是借收攝自然於生活中,凝煉豐實圓融的生活美學,由小見大,體會自然和生命的法則,進而超越物質環境的限制,對整個人生、宇宙和世界都能表現出圓融觀照的思想。

  台灣賞石文化,自民國三十六年林岳宗先生隨政府來台,致力推動傳揚,風氣日盛。近年社會安和樂利,年輕一輩玩賞雅石者與雅石協會的成立、展覽、交流越來越多,收藏的內容和欣賞的角度也有很好的體會進展,這對清季以來西方文化為主導的發展情勢,具有特殊的意義。

  石頭是地球形成的最原始材料,從古到今一直被運用為藝術素材,它是永恆的藝術。而人在大宇宙的秩序裡,所扮演的角色,就是要運用智慧與感性將自然所賦予人類的藝術品,使它更為美化,襯托出它的價值。石頭吸收日月精華、受天地靈氣孕育數萬年,自有屬於它自己的生命和獨特性。倘能對石頭的造型與質感作更深入細密的探索,觀照石頭本具的特性和創作者自己內心的思想,將積累深厚的人文精神融貫石材和石雕,圓融藝術和宇宙宏觀,則創作者與欣賞者將能共體「物我交融」的最高境界。

貳、由石頭的特性,探討東西方文化與雕刻之基本特質

  (一) 因氣候、環境不同,東西方的天然石頭質地、紋路差異,藝術文化之發展也各有特色,雕刻藝術的基本精神亦由此延伸。
  自然環境、人造景觀和生活方式相互影響依存,經過長時間的孕積演變,發展出世界各地不同的文化景觀。東西方由於自然環境不同,文化型態亦有差別。石頭的型是生命演化的歷史,也是生命造就的環境、生命成長過程的代言。東西方因自然環境和氣候的差異,石頭的品質也有不同。大致說來,東方石頭色彩較純雅、含蓄、圖案沉定。西方石頭色彩較鮮麗,圖案較明朗。一九六四年本人初抵義大利時曾去參觀全世界大理石板之標本,彷如見到人類文化特性之表現,石頭切面的紋路其實即是區域文化特色的顯現,尤其是世界各民族繪畫的表現和當地石頭切開的紋路完全一致,此可例證所謂文藝美術的創作表現,其實離不開區域文化的特性和風格。石頭的內涵同時代表了東西方民族文化的特質。

  西方文明因自然環境資源貧乏,維持生存較辛苦,文明的發展也因此傾向實用主義、追求功利與小我的完成。如:石頭僅為創作材料,創作者重新加以型的雕鑿,偏重人為的表現,雕出的型與石材的特質少有關聯。文藝復興後,歐洲的工業革命、重商主義與殖民活動,強勁的帶動了西方在經濟、科技、軍事和文化方面的強大優勢,亞洲地區先後也都曾淪為歐洲列強的殖民地或半殖民地區,文化上也受到影響而變遷沿革。

  中國自鴉片戰爭後,大眾普遍喪失民族自信心,各方面學西方,法律、經濟、建築、生活等全盤西化的結果,大環境的建設、都市容貌、雕塑藝術等也變得非常殖民地化。到處可見沒有文化根源的模仿與西化產物。大部份人在全盤西化的潮流中,忽略了母體文化與本土文化的承續發展。

  (二) 中華文化之特性:「天人合一」的生命觀與生活生態美學觀影響石雕藝術之創作。
  世界各大文明在萌芽之初,石雕藝術大都或為祭祀;或為宗教(如:應用於寺廟與教堂的建築建材、石壁浮雕、佛像、神像等);或為陵墓興建(如:墓碑、陪葬的朝官人像、守墓獸等),文明漸漸發展,石雕藝術不再是為紀念性意義而作,漸活用轉換為與生活結合的藝術創作。石雕作品以其厚實的量感、不怕風吹雨淋日曬的特性,存留千百年,是最好的雕塑建築材料(如:中國萬里長城、埃及金字塔等),也是公共與環境藝術創作最佳的應用材料,可成就人類珍貴的文化遺產。石材建築與石雕藝術品,在中國甚至世界其它文明的建築與雕刻史上佔有重要的地位。

  中國雕刻史,可上溯至舊石器時代山頂洞人以石片打磨的器物,也是最早的石雕藝術。以後石雕作品代有興替,各具特色。如:石虎、石獅、絲路沿途岩洞壁畫與巨大的石雕佛像等。

  石頭的長樣其實是歷史演進和區域文化的表現。藝術工作者取天然的石頭為雕塑材料,運用技巧融和石頭簡單樸實的氣魄與區域特色,轉化創作者個人的藝術境界與文化涵養,由石材的原型決定雕刻的形態,盡量減少人工雕琢,使宇宙大化和人類感情智慧相融相入,這是中華民族先民石雕藝術的特質。石雕作品可說是中國「天人合一」哲思的具體表現之一。

  中國有很好的造型藝術,立體雕塑發展的歷程多采且變化豐富,中國藝術的特質為「法自然」「外師造化,中得心源」,「形似」只是臨摩學習的過程,重要的是作者文化涵養與審美意識的再表現,材料和造型(形態)的境界特質要統一,作品方能展現宏偉氣勢,並啟發觀者無限的想像空間。換言之,中國藝術重神韻、重「意」的表現,其境界遠超越現實物質形貌的羈絆,變化無窮。西方藝術偏重描繪真實對象細部輪廓線條,追求和真實物體的表面酷似,以人體寫實動態為主要題材。這是東西方藝術文化根本不同之處。雕刻文化的基本精神亦由此延伸,甚至生活美學、環境藝術的整理發展,也是以這獨特的精神為基礎。

   (三) 未來:人類應學習尊重不同民族、地區文化的存在價值與獨特性。藝術創作亦應朝向區域文化特質與時代生活的融合與深觀、表達。
  二次世界大戰後,考古學家首先由出土的文化遺物發現並對全世界發表:區域文化是一種獨立地、不可置換的特性,區域文化的形成和天然的自然環境有關,人類不能擅自更改。哈佛學者杭亭頓著作,一九九六年出版之《文明的衝突與世界秩序的重建》一書中也提到:「後冷戰時期,區別人類的最重要因素,不再是政治、經濟,而是文化。」「現代化並不等於西方化」,「所有非西方的文明如今都在重新肯定本身文化的價值。」「西方人必須接受本身文明獨特但並非全球共通的事實。」「每個國家、每個民族都在問一個人類最根本的問題:我們是誰?而大家也都從對自己最有意義的方向上去尋求解答:從祖先、宗教、語言、歷史、價值、習俗與體制去尋求定位,從部落、宗族、教會或國家等文化團體去尋求認同。而文明正是這一切最廣義的體現。」「非西方社會的現代化不一定非要揚棄固有文化、才能成功。」「這個世界變得愈來愈現代,也愈來愈不西方。」(節錄自天下雜誌1997年1月版)

  由上可知,區域文化的獨特性發展是必然且必要的趨勢,文藝美術的創作也應朝了解文化的根、充實文化內涵著手。

參、藝術創作反應當時時代的生活體驗和時代內涵

  (一)先民渡海來台之初的石雕藝術略述:
  台灣早期從事石雕藝術的人較少,大部份的石頭都應用在墓碑、生活工具(如:石磨、榨甘蔗的工具等)、或應用於寺廟建築(常見的石龍柱、牆壁浮雕、廟前石獅等)、或作為巨大建築物之建材用為地基;閩南一帶的人渡海來台之初,為增強帆船大海中的重量穩定,選好的石材壓於帆船底,抵台後,就地應用這些石材建築廟宇。祖先移民來台開墾之初帶來許多好的石材,台灣本地的石材開發為期較晚。

  台灣早期的石雕藝術偏向民俗藝術的範疇,一般石雕家僅雕廟宇的石龍柱、牆壁浮雕、花窗、廟前石獅等。先民渡海來台之初的石雕藝術,仍以應用於建築、宗教、墓碑等為主。

  (二)石雕藝術結合環境景觀之創作
  所有從對大自然的觀察發展到生活美學、生命哲思的應用,亦即是我所建立主張的「生態美學觀」。「美」,和生命的旺盛、成長過程有關,能欣賞,則心靈(小自然、精神體)就可以回歸大自然一起發展。美的本質在大自然、在生命都可以看到、尋找到一個榜樣,將之活用於石雕藝術與環境景觀的整理,能使人俯仰生息之中受到潛移默化,培養宏觀的生命思想,提昇真善美的生活內涵。先賢的經驗、歷史性優秀精華的承傳發展,是文化的根脈,後人應引為進步的借鏡,而不是輕易放棄。

  本人的所有作品都是以過去數千年母體文化的精華為精神內涵的基礎,結合變通時代與區域特色的材料、工具和技巧,以造型藝術表達當時時代的生活體驗和時代內涵的記錄。本人以為藝術家應不斷地、虛心地向師長、專業領域的先進請教學習,提昇文化內涵,以雙手轉換靈思,藝術創作應跟著新時代的進步與觀念變化表達,藝術的發展其實是與生活文化息息相關的。

  茲以本人於石雕藝術創作與當時時代關聯例證如下:
  (1)    台灣東部花蓮與石雕創作
    台灣石雕藝術創作應對台灣地區的天然環境和地質多一些認識與了解,尤其多了解台灣東部花蓮的地理和石材特性,對於石雕藝術的創作是很重要的。對於地理環境和歷史背景的深入了解,是文化內涵的根本,將文化和生活現況整個融合後的藝術表達,才能符合本土區域生活的需要,並提昇生活更良性的發展。

    本人於一九六六年由羅馬返台,後因緣在花蓮榮民大理石工廠帶領花東地區大理石石材的開發與應用,一方面研究台灣的石材與東方美學。這期間以中華民族博深的文化內涵與美學圖紋結合太魯閣山水造型和東部特產的大理石材料製作一系列石雕作品,共幾十件,主要表達建築意象和台灣東部的景觀,都是應用花蓮榮民大理石工廠的機械和設備雕刻而成。完成後,應邀於一九七○年日本大阪萬國博覽會展出。另有同這一系列的石雕創作約二十~三十件,一九六八年曾展出於東京保羅畫廊,當時受到許多的關注和喜愛,反應熱烈。

    一九六七年曾應用當時剩餘的大理石廢料,結合中華民族的文化內涵,實驗創作[昇華],以為花蓮榮民大理石工廠大門景觀地標。一九七○年,再度應用大理石廢料創作石雕藝術景觀作品[太空行],位於花蓮航空站前,一以彰顯區域特色;再則時值阿姆斯壯登陸月球,結合自然與人文,象徵宇宙萬象的構成與變化,銘記人類太空科學的新紀元。

    一九七○年間本人曾針對東部花蓮的風土民情地區地質深入研究後,規劃花蓮生活空間開發計劃,幾度修繕,更臻成熟。一九七二年間,美國銀行家亦為美國東方開發公司等財團負責人范登先生曾來台商談闢建花蓮「太魯閣新城」投資計劃,多次來台現場勘察,並和當時的花蓮縣長面議。范登先生曾在美國幾個鄉鎮投資開發,具有實務經驗,他們到花蓮地區了解環境和區域特色後,很有合作開發的誠意。但是不多久,時逢台灣退出聯合國,所有國民當時處於強烈的反美情緒中,連帶影響此投資開發計劃,不了了之。事隔多年,本人仍深深以為:花蓮地區的地理、自然資源、文化特色應研究開發,應用於生活中,才能符合本土區域生活的需要和引導良性發展。其中,花蓮的天然石材尤其應廣為應用於建築、庭園、環境藝術、雕刻等方面,這對於彰顯本土區域文化的特色是很重要的。  

  (2)    新加坡地區石雕景觀藝術創作:詳如附圖[註]。
  (3)    自然石頭的重新排列:
       在我多年從事的景觀雕塑工作中,常喜歡藉自然石塊之力,塑造景觀的自然之美。以景觀雕塑的精神運用石頭為材料,去增減調和生活與環境,活用生活美學與靈的意念強化生機活潑、希望無窮的天然景觀之美。您會驚訝的發現:石頭與石頭的接觸,就像人與人之間的性向一樣,意氣相投的兩塊石頭,很自然的吻合固定,石與石之間只要聲息相通,不需要任何外來的力量來固定他們。大地有如一幅空白的畫紙,本人以天然的石頭為墨汁,師法自然在青翠的草原上揮灑出畫家筆下的水墨意境。

       本人的創作經驗中,近年完成的大規模整體環境景觀規劃製作:日本筑波高爾夫球場和台灣三義全國高爾夫球場,此兩處環境之庭石景觀即是以千噸的石頭為基本材料,本人親自督導佈置,在吊起、堆置各種形態各具的石頭時,無不感受到它千萬年來,經由氣候、環境、熱度,幾番分離、結晶所散發出來的力量震盪。石頭經由適當地安定矗立,和大環境配合,與整個自然的氣勢呼應,完成健康、樸實、曠達、舒適、圓融的環境景觀,提供休閒生活中更充實的精神內涵。

肆 、結論:台灣石雕藝術之提昇與未來發展方向略探
  美與生活、生命的關係密切。藝術創作者本身不應太關注商業性的需求,而應多充實了解文化內涵、石材的天然特質等。藝術家的商業經紀者及國家、企業界等應儘量照顧、讓藝術家能在創作方面充份發揮。如此,石雕藝術的提昇將可更見成效。

  另外,我們的美術教育應該教導更多對文化根源的認識和美的欣賞,而不一定急切希望塑造更多的藝術創作者。若能培養更多注重文化內涵的欣賞者和收藏家,對優秀的石雕藝術創作者是很重要的督促和鼓勵。

  石雕藝術創作者應以文化精神為延伸,運用產地的石材表達當地人文特性和感情,用心瞭解體會各種石材特性,深觀各地自然環境、氣候、人文之歷史演變,把握石材大巧若拙、質樸、曠實、天然、沉穩之面貌,儘量保持宇宙的自然之美,以技巧融貫文化內涵與天然素材表達區域文化特性,才是石雕藝術最佳表現。

  台灣東部地理上以中央山脈為屏風,面向太平洋,是通往國際的門戶,景觀壯麗,應善盡地利努力朝國際化發展。同處台灣東部的宜蘭縣近年由區域文化特色發展國際化活動,進行得很成功。本來國際化的基礎就應建立在區域文化特色的發展上,才能穩固長久。西方近年已漸漸覺悟:西方文化並不適合各民族、各地區,近兩百年的殖民文化已失敗。東方各民族、區域因喜愛中國文化,進而學習融入其日常生活所產生的文化影響較人性化,也較長久。鄰近的日本即是一個很好的例子。世界各地各民族都在尋求回歸各自的母體文化,由母體文化的發展再出發。在花蓮,區域文化要強化要發展,首先是殖民式的文化要去掉,再開發推廣東台灣特有的石材、木材等天然資源,進而以精緻文化的精神展現於地區生活環境的佈置、石雕藝術與自然山水的整理等。

  曾經,我在花蓮生活居住、研究當地風土資源、人情風俗,前後達六年之久,我一直致力提倡花蓮須要有魄力的建設。例如:一九六八年,我曾專為太魯閣入口處構思設計以鋼筋水泥架構基礎,上鋪以花蓮特有的天然石頭和粗塊不一的大理石廢料,其形彷彿一條龍正由太魯閣蜿延昇騰而出,雄渾之勢與太魯閣壯偉的山水相得益彰。人力方面,當時擬動員榮民大理石工廠的榮民,同時可由此經驗延展雕山工作隊的訓練。這樣的構想主要是為表現東台灣地理環境的宏觀,應用花蓮地區特有的天然石材,強化地區山水的特質,更發揚東台灣生活成長的人特有的豪邁、爽朗,花蓮的百姓於其中潛移默化培養出如山宏偉的度量襟懷,國際人士來到太魯閣入口處,由這件石雕藝術作品與環境相映的宏偉景觀,馬上就能眼見心感,對東台灣的山水與區域文化特質,留下深刻的印象。本人以藝術工作融合文化與天然資源,銜接傳統與現代,以石雕景觀藝術適當表現花蓮的區域文化與天然環境鬼斧神工的氣魄,是專屬花蓮特有的氣質。這個計劃於一九六八時研究提出,當時因緣未成熟,今日,國家社會對精緻文化的重要性充份瞭解,並努力推展,也有足夠的財力可以製作,如果有機會實現完成太魯閣入口處這件石雕作品,相信這樣的作法必能拋磚引玉,啟發更多的藝術創作者,更廣為應用花蓮當地特有的天然石材佈置花蓮的地理與生活環境,發展區域文化精緻化、現代化、國際化。

  這種為大多數人的需要、彰顯強化環境的協調所製作的景觀,我引伸佛教的大乘精神,名之為「大乘景觀」。石頭,歷經數萬年的日月涵養氣候變化演化而成,取之為材的石雕藝術也應朝「大乘精神」的表現方向努力,石雕作品才能和石材的特質相得益彰吧?!

  另外,花蓮應建立東台灣生態美學博物館,展現區域文化的歷史背景,各種天然資源等,幫助當地百姓及來到花蓮的人、甚至石雕藝術創作者,了解當地各方面的特色,才能加速推展區域文化。尤其,將當地石材、木材等天然資源應用於生活、建築與環境等等,改變生活景觀為更有區域特色,這是發展區域文化走向國際化的起步。

  位於花蓮的東華大學是目前全國國立大學占地面積最大者,難能可貴的是大半為平地,地理環境優越,應僅早規劃周圍生活環境為一文化、生活設備皆完善優秀的大學城。建議可多應用當地天然的大理石營造生活、環境、建築等。宜蘭最近舉辦的社區總體營造是很好的參考先例。另宜早設美術、雕塑等藝術學院各相關學系及研究所,以更培育藝術人材發展區域文化。也可以考慮建設一件石雕藝術作品,作為學校的地標,表現所在地的特殊文化。

  總之,花蓮是台灣石材產量最集中、最優秀的地區,要提昇、發展台灣的石雕藝術,首先應了解台灣造山運動形成的特殊地理環境,其次是花蓮區域文化的強化、提昇,讓生活環境更表現區域文化精緻化、現代化,應用花蓮特有的天然石材佈置環境,製作石雕藝術品以為地標、太魯閣山水入口處襟闊宏觀之氣勢強化等,相信由花蓮區域文化特質的精緻化、現代化,再推展石雕藝術的國際化,石雕藝術的未來發展是可以預期的。
文章出處
原載《一九九七花蓮國際石雕藝術季國際石雕研討會論文集》頁1-20,花蓮:國立東華大學
關鍵詞
石雕、創作經驗、區域特性
備註
[註]:作品照片請連結(新加坡相關景觀雕塑

收錄於《楊英風全集》第13卷:文集I
頁數:3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