私人美術館在台北
黃春秀1994/07/01

  首善之區的台北,近年來陸續有私人美術館成立;它也許位在社區大樓,也許正與你比鄰而居,形態上已跳脫公家刻板形貌進入社區。這些美術館有那些?有何特色?本文將帶你做一趟「紙上之旅」。

  這三、四年來,台北市新增了幾家私人美術館,按其成立性質及展出方向的不同,大致上可區分為三類:一由著名收藏家張添根先生擔任董事長的鴻禧藝術文教基金會設立的鴻禧美術館;二由為人子者,基於追念先人德澤與藝業而成立的「劉清港醫師、李梅樹教授昆仲紀念館」;三則是已達某一成就的藝術家本人,對於自己的作品,既想做最妥善的安置,又想做最合宜的利用,因此而規劃闢設出陳列的空間,舉其犖犖大者,如:楊英風美術館、楊三郎美術館、李石樵美術館等。

鴻禧美術館
  鴻禧美術館成立於民國80年1月17日,位在林蔭夾道的仁愛路一座建築雅緻的大樓的地下樓。總面積七百坪,展示空間四百五十坪,共有五個展覽室,分別適用於書畫、陶瓷、雕刻、文房雜項等性質不同的展品之展出。由於張添根先生的收藏既多且精,而且拿出經營企業的格局和氣魄來處理館中業務,因此它在台北市的私人美術館中,地位相當突出;成為愛好傳統藝術文物者嚮往之處。
  就展品種類與規模氣派而言,似乎與鴻禧美術館頗相類似的另有新光美術館,它位於敦化南路的新光大樓的12樓,展場的燈光、格局、氣氛等,均屬上乘,往往令人不禁懷念起約二十年前的那處襄陽路上的國泰美術館。遺憾的是,目前的新光美術館不做固定性的經常展出,只偶而舉行時日極短的拍賣展,或出現如俄羅斯夏宮文物展之類的特別展。

李梅樹昆仲紀念館
  「劉清港醫師、李梅樹教授昆仲紀念館」成立於民國79年3月11日,目前仍屬預備館的階段,館址所在地為兩家的友人慷慨借予,位於昆仲倆出生地的三峽鎮舊橋旁邊的商店街──民生街的六樓,面對著台汽三峽車站。由於李梅樹是成長於日據時代的著名台灣鄉土寫實畫家,因此一般人對此館總有一先入為主的認定,把它視為美術館,而忽視了它定名為「紀念館」的本意。當然,紀念館自開館以後,已分別就李家所存的李梅樹繪畫作品,推出多次「紀念館美展」;即以三個月為一檔期,做「婦女之美」、「自然之美」、「人體之美」、「花之系列」、「肖像之美」等的專題性展出,並配合每次的專題,出版具有參考價值的一本畫冊。不過,依照此館主要負責人,即李梅樹長子李景暘的說法,此館以紀念意義為先。是為了要讓昆仲倆的後人緬懷逝者的手足情深;並謹記先人在世時熱心公益的服務奉獻精神而設。換言之,館之開設,純粹是為人子者追念先人的一種表達,不涉其他。

  劉清港從母姓,大李梅樹十七歲。兄弟之間,情深意切。李景暘舉了數事為例。一件是:李梅樹對美術滿懷憧憬,希望赴日深造。此希望是在父親過世後,終於由大哥支持他完成。一件是:民國七十二年,李梅樹與世長辭,遺物中的隨身皮夾子中有一張泛黃的照片,不是妻子或父母親,而是大哥劉清港。
  紀念館占地約一百五十坪。除了李梅樹美展的部分做持續性的換檔展出之外,李梅樹生前文物資料,譬如與親友之間的來往信函等,也分類更換展出。而劉清港的部分,則長年固定陳列其生前文物資料,諸如他就讀醫學校時以毛筆在十行紙上整理成的筆記,以及日據的大正、昭和時期主政單位發給的行醫證書、賞狀等。

  紀念館以外,民國八十二年十二月二十五日,李景暘又以其個人的收藏為骨幹,成立了紀念館的附屬文物館,就在同棟大樓的五樓,面積和紀念館相同。展出內容從三峽文物擴及到台灣文物,再擴及到中原文物。李梅樹自己是畫家,卻因為深深體會美術之路的艱難,不曾鼓勵子女走美術這條路。在三子五女中,唯一算得上也是一個美術圈中人的就只有李景暘。李景暘的收藏,範圍極廣,包括:舊鈔、字據借條、官鎖、各類戲偶、銅鏡、木雕、佛像、交趾燒、陶瓷器皿、家具等,甚至還有充滿趣味的各式各樣腳踏車小模型,琳瑯滿目,極為可觀。此文物館和紀念館藏身在一片市囂中,該可算是以花花綠綠招牌招徠路人的香雞城、食品店、眼鏡行等之外的人生清涼境吧!

鼎銘畫陳列館
  同屬這樣的紀念館性質的,另有位於新店的鼎銘畫陳列館。不過它是從梁鼎銘先生在世時就設立,一直到今約四十年,大抵維持原狀,未做太大的變更。目前因為房屋改建,暫時閉館,不對外開放。而與附屬文物館展品性質差可一談的,則有吳炫三原始博物館、台灣民俗北投文物館、烏來山地民俗文物館、川康渝文物館等,以及於六月九日開幕的第一座私人原住民博物館──順益博物館。這之中北投文物館創於民國七十二年,原名台灣民藝文物之家,佔地一千五百餘坪,為仿唐式的精緻木造二樓建築,另有東方景觀的庭園設計,民國七十三年,改稱今名。收藏品包括食、衣、住各方面的民間器物,以及碑帖、書畫、地契和戲偶、戲台等。每日有固定開放時間,全年無休,是藝術文物和商業性營運結合得最早且最具典範的一處私人美術機構。

  最後要談到的是直接以自己的名字做為館名的楊三郎、李石樵、楊英風等美術館。這些台灣藝壇耆宿,既以自己的作品做為展出內容,當然就以自己的名字做為館名。按理說來,或許這一類美術館才是最名副其實的「私人美術館」吧!而事實上,除去正式宣告對外開放;以及展場面積更為寬敞、照明更為講究;以及作品的陳列擺設經過更為周詳細密的思考等這幾個不同點之外,許許多多藝術家的家都可以說是一座私人美術館。因為創作是一種心血結晶,必須將情感與思想不斷迴轉反芻,始可提煉而成;故而藝術家利用家中每處空隙放進自己的作品,是理所當然的事。既非自我迷戀,又與敝帚自珍截然不相干涉。

楊三郎美術館
  楊三郎美術館成立於民國八十年九月,是楊三郎利用永和博愛街自宅庭院的空地建蓋而成的一棟六樓紅磚大樓中的五層樓。每層占地約六、七十坪,五層共三百到三百五十坪,全部皆展出油畫。一到四樓分別是楊三郎的大件作品、人物,以及國內、國外風景;五樓則展出楊夫人許玉燕女士之作。除五樓是長期固定懸掛,不作更換之外,楊三郎的部分大致皆以半年為期,更換展品。

李石樵美術館
  李石樵美術館於民國八十一年七月十一日正式開館,館址設於被稱 「畫廊大廈」的忠孝東路阿波羅大廈內一棟大樓的三樓。因它在建築規格和空間劃分上和大廈裏的眾多畫廊無甚差別;如果不是門上那塊 「李石樵美術館」的橫匾,人們很容易把它也錯認為是一間畫廊。當然,展場裏懸掛的李石樵畫作,馬上可以讓人去除迷惑,知道它就是畫廊群落中的那塊綠洲。和眾家畫廊為鄰,其實沒什麼不好;因為畫廊區是愛畫人最愛涉足的賞畫處,它的觀眾人數絕對可以和台北市立美術館相互抗衡;故而參觀李石樵美術館的人數,在台北各私人美術館中,絕對遙遙領先。如此,豈非可以充分達成私人美術館的設館宗旨?一一將作品公開展示給大眾。

  但同棟大樓的七樓卻又有寫著它是 「李石樵美術館附屬文化中心」的這麼一個地方。仔細查詢,它和李石樵美術館全然無關;或者換個說法,它是與李石樵美術館訂了租約的一家獨立經營的畫廊。但這畫廊裡卻可以看到有座李石樵雕像,又總會摻雜著展出李石樵幾幅畫。以至於每次走進這棟樓,當走過 「李石樵美術館」,又走過 「李石樵美術館附屬文化中心」時,總不期然地在心頭湧上一種理不清的紛亂。
  李石樵美術館目前正在擴充展出空間。依據館中負責人的說法,擴充以後,空間會比早先增大兩倍。屆時可能會挪出部分場地,接受申請,以無償性質借與藝術界同好,俾其向大眾展示個人的創作,聊盡推動美術的一份心意。不過此一說法仍在研議之中,是否可能如願實現,仍是未定之數。

楊英風美術館
  在最符合私人美術館一語的美術館中,楊英風美術館應可謂其中佼佼者。它座落於重慶南路和南海路的交會口,原本是楊英風的工作室——靜觀樓,民國81年9月26日改裝完成,正式以「楊英風美術館」之名,對外開放。由於特殊而奇妙的規劃,這座美術館從外面只能看到閃閃亮亮的玻璃門內狹窄的空間,似乎讓人凜然生畏,不敢隨便推門進入。待等入內,走完地下樓、二樓、三樓的展覽室後,才發覺竟然別有洞天,儼然是個寧靜、幽謐的所在,使人在祥和、莊嚴的氣氛中,自然而然地湧現美的感受。按照館簡介的說明,它最大的奧妙就在於建築內部的 「層層相疊,樓中有樓」,使得「不但沒有阻隔的牆來隔間」,還能 「富有空間的穿透性」。

  不過,硬體方面規劃得再怎麼好,既是一棟美術館,重心當然還是得回到美術品本身,以及如何展現的問題上。這座館既然是楊英風美術館,展出的當然都是楊英風的作品。地下樓是銅雕、二樓是佛像雕刻及版畫,三樓全為不銹鋼作品。擺放的位置疏密錯落,恰到好處,使每一件作品都能讓人充分吟味欣賞。走完一遭以後,不禁衷心折服,覺得楊英風的景觀雕塑大師之名,確非虛得。

觀後感
  以上將台北市的三類私人美術館概略分述完畢,不免生出如下幾個感想。
  一、楊三郎、李石樵、楊英風這類以藝術家一己之力成立的美術館,一方面或許顯示出台灣經濟起飛也帶動了國內美術風氣的蓬勃發展,才使藝術家有餘力替自己的作品做最妥切的安排。既方便自己不斷自我省視,也讓大眾能共同體會藝術創作之甘美。但是另方面卻不禁擔心,這種自掏腰包、純粹是服務性質的藝術推廣工作,以個人之力,能持續到幾時?特別是社會大眾普遍以冷漠待之,對於這類照顧到心靈的美好服務,不僅不知感謝,彷彿還無暇一顧。那麼,藝術家雖然因為展出的是自己的心血結晶而不計較虧損,畢竟缺乏可以長久下來的動力與支撐吧!

二、以大企業家的財力或基金會為後盾而設立的鴻禧美術館或北投文物館等,固然有明確的運作方針,又能做到如經營一般企業的組織化、體系化;但是,我們的社會卻依然停留在「民以食為天」的物質第一的觀念裡。大多故人只看「不可缺米糧」,而看不到 「不可缺精神食糧」。因此,看到美術館一張門票是一百元或八十元,而就裹足不前的大有人在。如此一來,日復一日,總是「門前冷落車馬稀」的情況,豈不是讓文化事業變成了慈善事業嗎?而一旦文化事業等同於慈善事業時,這個國家還談得上有文化前途嗎?

三、台北市私人美術館的收藏、體制和規模,和當前幾個公立美術館,如故宮、史博館、北市美術館等做比較的話,或許還是小巫見大巫。但是私人美術館往往有更明晰的、更主題性的收藏特色;而且經營運作上既自由又隨機,不會有公家機構那種層層架屋的形式性和刻板規章。可見,私人美術館的陸續出現,不僅是文化多面向的表示,也是文化多元化趨勢裡的一種需要。故而政府除了公立美術館以外,似乎也應該撥出一些心力來對私人美術館做實質性的關注吧!
文章出處
原載《炎黃藝術》第59期,頁50-54,1994.7,高雄︰炎黃藝術雜誌編輯委員會
關鍵詞
私人美術館、台北
備註
收錄於《楊英風全集》第20卷:研究集V
頁數:116